四个人的群体起名字?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来看看!
“爸,您看到了吗?”珠海航展上,这位合肥老人感动无数人,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四个人的群体起名字1
11月13日,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
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
都报道了第十四届中国航展上
让人泪奔的一幕。
航展公众日首日,
一位老人带着父亲的照片,
观看中国战鹰驰骋蓝天,
感动了无数网友!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报道截图▽
点击视频观看央视新闻频道
《新闻直播间》报道▽
手举照片的老人名叫冯建虎,是合肥供水集团退休职工。11月11日,他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奋力踮起脚尖,举起父亲和战友的合照观看飞行表演。这一刻,泪水在他的眼眶中打转,他强忍着内心的激动,在心中默念:“爸,您看到了吗?我来带你看航展了。”
01
70年前,父亲和战友拍下毕业合影
冯建虎的父亲名叫冯银昌,出生于1926年,祖籍河北石家庄。年幼时,冯银昌挨过穷,也受过饿,但仍心怀参军梦想。1948年,冯银昌加入了解放军,之后参加了多场战斗。
新中国成立之初,亟需培养一大批飞行人才。冯银昌毅然响应祖国号召,积极报名。“我父亲先后通过了政审、身体、文化三重考核,最终如愿以偿进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学校学习,是1950年学校成立后所招的第一批领航员。”
在学校里,冯银昌学习了一年多的时间,以平均每门课4分的优异成绩从航校毕业。“当时航校飞行专业共13门课,满分5分,我父亲初始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在学习上下了一番苦功。”
1952年5月20日,冯银昌从航空学校毕业后,和15名同学共同拍下了毕业照。照片中,他们身着飞行训练服,眼神坚毅,意气风发。
冯银昌(三排右二)航空学校毕业合影
毕业后,冯银昌在海军航空兵一师一团担任图-2轰炸机领航员。1958年,冯银昌从部队转业,退役后,他一直在合肥工作,直到1986年去世。
02
70年后,儿子带着合影去看空军表演
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冯建虎从小就对航空产生了深远的兴趣。“小时候,家里订过《航空知识》杂志,一直订了20多年。”
冯建虎说,自己喜欢做航模,父亲也时常和他说起当兵的经历和飞行训练的趣事,可对于自己立功的事情,却从未提起。
直到父亲去世后,冯建虎收拾遗物,才发现那张已经泛黄的立功证,上面记录着冯银昌荣获头等奖。“父亲一直有个心愿,去看看祖国先进的战机,但一直未能成行。”
冯建虎说,今年从单位退休后,他便谋划起了这件事。得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将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举行,他订了门票,带着父亲和战友的合影,与妻子一起踏上了旅途。
“这张照片距今已有70年,照片上的很多人可能都不在世了,我想用我的眼睛替父辈们见证祖国空军的强大,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冯建虎说,目前他还在自驾返肥的路上,原单位的很多老同事得知他带着父亲和战友的合影去看航展,也向他发来了问候。
网友们纷纷在留言里
向先辈们致敬,
也对中国航天航空事业的发展
感到骄傲。
综合新华社、央视网、珠海发布
来源: 合肥日报
四个人的群体起名字2
近日,长沙发现一例罕见血型——类孟买血型。据了解,该类血型最早于1952年在印度孟买市被发现,并因此得名,又因比RH阴性“熊猫血”更稀有,也被称为“恐龙血”。据媒体报道,中国目前仅有百余例。
对于稀有血型群体而言,“用血难”一直是一大难题。近年来,各地血液中心已在不断完善稀有血型库建设,为这部分群体提供健康保障。
稀有血型人群应注意健康安全
与长沙发现的这例“恐龙血”患者经历类似,怀孕3个月时,朱女士被查出是Rh阴性B型血,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熊猫血”。
在此之前,朱女士以为自己是B型血。她告诉中新网,得知自己是稀有血型后,查询过许多资料,发现找医院是较大问题。“很多医院包括三甲医院都没有检测不规则抗体的设备。”
对此,深圳市宝安区中心血站输血研究室医生谢秀华向中新网解释,稀有血型大部分是通过建立稀有血型库或人体产生不规则抗体配血不合时才被发现,不规则抗体主要是通过输血或妊娠等免疫刺激产生。
据了解,血型系统抗原的分布因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人群而异。欧洲白种人Rh阴性血的占比在15%左右,但在我国汉族人群中,只有千分之三的占比。据报道,类孟买血群体中欧洲白种人为1/100万,日本人群约1/30万,中国香港人群为1/15620,中国福建人群为1/8500。
谢秀华表示,在日常生活中,稀有血型的人群更要注意健康安全,以免需要输血。如果女性怀孕生产,应到正规医疗单位进行产检,提前备好相容的血液。
扩大库容,缓解“用血”难题
“用血难”,是稀有血型的人面临最大难题之一。据了解,目前建立稀有血型库是为这类人群解决“用血难”的主要途径。
据了解,稀有血型人员也可到血液中心捐献血液,或将血型资料留在血液中心以加入稀有血型献血者档案,以后本人需要帮助或他人需要帮助时,能够第一时间取得联系。
谢秀华介绍,稀有血型库是把稀有血型献血者和患者的基本信息、血型信息和血液保存起来,在急需时,血站可定向找到与患者相匹配的血液,或者招募到合适的献血者实行献血救助。
2020年,深圳市宝安区中心血站输血研究室对献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检测中,发现2例D--稀有血型,都是女性献血者。献血后,对她们血液进行甘油化深低温冷冻保存,方便对临床稀有血型患者紧急输血。他们还建立了25人份的Fy(a-)应急信息库和14人份的冷冻实体库。
近年来,各地血液中心已经不断完善稀有血型库建设,扩大库容,以便有需求者从稀有血型库寻找匹配的血液。
“一些稀有血型人群自发组织民间互助机构,相互提供救助。”谢秀华说,还需让更多人了解稀有血型,对它形成科学认识。(韦香惠)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四个人的群体起名字3
根据《福建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规定,在各县(市、区)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工作委员会推荐的基础上,经研究拟由南平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工作委员会表彰 2个见义勇为先进群体4人和5名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拟表彰的见义勇为先进人员名单今日起在闽北日报公示,公示时间7天,如对公示对象有异议,可书面或电话向南平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反映。
联系人:伍丽英 联系电话:8875875
联系地址:南平市建阳区武夷新区4号商务写字楼南平市见义勇为工作协会
南平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工作委员会
2022年11月2日
表彰人员名单
一、见义勇为先进群体
1.武夷山 郑经福(男,武夷山市星村镇红星村村民)
翁健强(男,武夷山市星村镇黄村村民)
2.建瓯市 彭国史(男,广东省陆河县水唇镇高丰村委会石告村村民)
雷永砚(男,浙江省龙泉市竹垟乡良溪村村民)
二、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1.建阳区 吴贵寿 (男,建阳美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环卫工人)
2.建阳区 陈剑秋(男,福建省建阳监狱退休干部)
3.建瓯市 刘贵和(男,建瓯市川石乡后山村居民)
4.建瓯市 林 昊(男,南平市纪委监委干部)
5.松溪县 翁时国(男,松溪县东方铭城C2幢105号居民)
来源:闽北日报
猜你喜欢